??1.六祖与禅定,问:[请问师父,您所说的似乎与六祖大师所说的不同:因为六祖大师说:『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答:[当然,你如果是六祖所说的上上根器的人,直下能够见性,那你也就不用再去『论』什么禅定解脱了。见性就是禅定、就是解脱了。但是,你是已能见性的上上根人吗?此其一,这是原因之一。
??????其二,看经须懂得佛菩萨说法所对的根机,也就是所谓『当机』,以及说法者的『真实义』。
?
??? 六祖所说的『不论禅定解脱』,是指凡外、小乘的『四禅、八定、八解脱』,这个以前我们都讲过了。也就是小乘定与凡夫定,而不是不要菩萨定、而不是说不要佛定。
?
??? 因为凡夫、小乘之定是沉空滞寂,什么叫做沉空滞寂呢?就是沉迷于空性,自己解脱,[滞]就是停止在寂灭的心境,不利他,不起妙用来度化众生,叫做耽于空寂之受的,
?
??? 什么叫做耽于空寂呢?这个[耽]就是享受,而误了利益众生的责任。喔!这个寂灭的心太好了,太好了!因为我们都是烦恼心,证阿罗汉果的心清凉,心清凉。所以,这个耽于空寂之受的,
?
??? 而大乘佛定、菩萨定即非如是:佛菩萨并非无定,佛菩萨的定,只有更深更广更微妙,但其定力都是用来广利一切众生的,而非为己求,故是不同。
?
??? 小乘跟大乘就是差很多,佛菩萨更深更广,他的定是利益一切有情,不是为自己的。
???????其三,我现在问你:六祖的心是散乱的,还是有定的?答——当然是有定的。(如果没有禅定,怎能称为禅宗祖师呢?)六祖当然有定了。
??????再问,六祖打不打坐呢?乃至达摩祖师打不打坐呢?若六祖不打坐,为何为道明开示时,盘坐石上?(据说其石上至今犹有六祖衣印。)
?
??? 当然,六祖这个盘坐是方便,其实,道由心悟,岂在坐耶?盘坐在石头上是表法的。
?
??? 诸位!坐不一定悟,悟的人一定能坐。开悟不一定要打坐:打坐也不一定能开悟。知道吧!打坐不一定能开悟:开悟的人一定能打坐,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道由心悟,岂在坐耶?所以,盘坐石上是表法,他就是这样行迹度化,?要禅坐、禅定,这表法。
?????????再问:六祖开示不开示禅定三昧法门呢?——当然开示禅定了。试举《六祖坛经》中所说如下:
?
??? 1.妙性禅定品第五:[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着心,众生、凡夫就是着心。
?
??? 亦不着净、(如二乘人)为什么着净呢?因为众生的心是污染的,他认为另外有一种清净的东西,又着一个净,着净也是染污,清净自性没有污染,也没有清净,方便说是清净心,离两边嘛,染净皆不着,名为净嘛!是不是?所以叫做也不着净。亦不是不动。]
?
??? 外道就是这样不动,不动就是什么?起不了妙用,叫做不动,这里的[不动]就是起不了妙用。
?
??? 故知六祖在此是以很简单的言词,看来似乎没有高深道理的[白话],在总破一切凡夫禅、外道禅与二乘禅,以确立大乘无上禅。
?
??? 为什么讲无上禅呢?就是佛的禅定。所以要看懂六祖意之所指的[着心]、[着净]、与[不动],不是那么简单的,须得通达一切大小乘法教,乃至楞严、楞伽等甚深法门,才能真正懂得:否则光看表面文字,依文解义,很容易错解祖师之意,反成疑谤法门。
?
??? 《六祖坛经》,师父已经讲过了,用国语讲过了,资料也整理出来了,诸位有因缘看看《六祖坛经》,再听一遍,能帮忙诸位解这个《楞严经》。
?
??? (慧律法师楞严经第二套[义贯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