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研:欧洲VE供应仍然紧张,市场报价在20欧元/kg,成交在17~18欧元/kg左右。后期需求强劲。2月25日国内DSM报价已达200元/KG。
医药板块还有20%上涨空间
事件:浙江医药(600216)2月20日公告,维生素E目前销售价格较2007年9月份提高120%。
解码:浙江医药目前股价22元左右,去年前三季度每股收益1分钱,该公司股票价格已经对维生素E提价的利好消息做出了提前反映,投资者可关注该公司产品提价带来的具体影响,如果浙江医药确实如一些机构预计的那样,因维生素E进入景气周期,该公司2008年每股收益将达到1.05元,相对目前估值不便宜的医药板块来说,存在中线机会。而广发证券分析师杨敏认为,华北制药(600812)是维生素行业中,亚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的企业,也将受益于维生素涨价效应(华北制药有关人士表示,他们不生产维生素E)。申银万国分析师判断,今年医药板块值得全面投资,因为医药企业业绩确定性强,医改对医药行业影响非常正面, 3 月两会之后医改方案出台,将使医药板块公司面临更好的产业环境会,虽然医药板块并不便宜,但在医改背景下板块应该获得溢价,医药板块还有20%上涨空间。
投资医药板块的三条主线是:一是医改受益主线,恒瑞医药(600276)、双鹤药业(600062)、国药股份(600511)、南京医药(600713)、复星医药(600196)、华兰生物(002007)、千金药业(600479);二是产品价格提升主线,东阿阿胶(000423)、片仔癀、江中药业(600750);三是融入全球产业链,海正药业(600267)、华海药业(600521)、科华生物(002022)。建议重点关注海正药业、东阿阿胶、恒瑞医药、国药股份、科华生物、江中药业。
新和成(002001):维生素产品链组合体现了竞争优势
来源:顶点财经 2008/02/25 08:01:18
基本结论、价值评估与投资建议
“优化产品链组合 产品技术创新”体现了公司独特竞争力..公司的竞争力一方面来自于优化产品链组合所形成的规模效益,特别是维生素A产品链组合降低了单位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形成了规模效益。另一方面产品创新及工业化大生产中的技术优势保证了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公司维生素A产品链组合、维生素E优势明显:
对于公司的主要产品,我们认为,维生素E:全球约有15%的供应短缺,价格走势将最坚挺。维生素A:全球供应略有过剩,未来涨幅有限。维生素H:全球主要供应商集中在中国,保持平衡格局。虾青素: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盈利预测及估值:
盈利预测:我们预测公司2007年、2008年、2009年的EPS分别为:0.247元、1.932元、2.225元。
估值:同行业重点公司的估值水平为08年44.64倍市盈率,09年为38.25倍市盈率。我们取08年EPS1.932元计算,给予20xPE,公司合理估值为38.64元,取8%为波动空间,得到理论估值区间35.54~41.73元,给予“买入”建议。
工业化大生产的技术优势建立了公司较强竞争力
公司所从事的精细化工及化学制药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及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如何将产品的合成技术运用到实际规模化大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而公司研究所、测试中心、设计所及柔性中试车间所拥有的技术优势在这一方面建立了公司较强的竞争力。通过建立合成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及对合成过程的设计优化,使得公司产品开发周期缩短,单位生产成本降低,反应收率得到了提高。
公司维生素A产品链组合(VA,虾青素)、维生素E优势明显
维生素行业的基本情况
维生素行业的基本情况:维生素是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有机营养素,常用的有15类,我们按其溶解性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可用于药品、营养药品、饲料添加剂和食品添加剂。其中世界维生素应用市场中动物饲料工业所占比重最大(约占50%),其次是食品添加剂工业(约占20% -25%)和医药工业(约占25%一30%)。我们引用国金证券农林牧渔行业研究员谢刚的统计数据,2006年我国饲料产量约为1.1亿吨,约占世界饲料产量的10%左右,预测未来三年保持4-5%左右的增长率。
虾青素: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虾青素市场分析:
虾青素主要应用于水产饲料:虾青素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天然类胡萝卜素,动物本身不能合成,须从食物中摄取,在海洋环境中,虾青素一般由微藻或其它微生物提供,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促进生长发肓及光保护作用等功能。虾青素可以使鱼类的肉质保持鲜嫩粉红色,增加观赏鱼类的色彩鲜艳度及提高成活率。
虾青素的市场格局:虾青素目前全球的市场容量约1500吨,预计未来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目前全球主要生产企业为DSM产量约600吨/年,BASF产量约400吨/年,其中新和成为全球第三,中国唯一规模化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全年产量约为400吨。公司自2007年8月份开始开始接收虾青素订单以来,产品销售额获得较快增长,成为了公司三季度净利润的主要贡献来源。
维生素E:全球需求稳定增长,供应略显不足
维生素E:全球需求稳定增长
维生素E促进生育及抗氧化作用不可替代:维生素E(以下简称VE)也称生育酚,在各种动物体内的不同生长阶段都需要,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维生素。VE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VE作为催化剂,能调节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促进性腺的发育成熟,促进受孕,防止流产。另一是VE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细胞内不饱和脂肪酸及细胞膜等不被氧化破坏。因此使用VE可以预防流产、不育症及改善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脂肪肝等症状。
VE的应用75%集中在饲料工业:VE是目前全球市场容量最大的维生素类产品之一,需求量增长较为平稳。1997~2003年全球VE年消费增长率为10%左右,主要消费行业是饲料业和医药保健、化妆品。
其中饲料工业消费量约占75%,医药保健、化妆品占15%,其他(塑料工业等)占10%。其中医药保健及化妆品使用的以天然VE为主,化学合成类VE主要用于饲料添加剂。
维生素E:全球供应略显不足
2008年VE的全球供应略显不足:目前全球生产VE的厂家有浙江医药、新和成、DSM和BASF。由于所使用的合成工艺路线的不同,使得各家的生产成本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安迪苏所使用的月桂烯合成路线成本较高,一直亏损,因此公司决定退出VE的生产。我们预测在安迪苏退出后,全球主要厂家2008年的100%VE油的供应量约为5.34万吨。略低于全球6.25万吨的需求量,供应量缺口约为0.91万吨。
维生素H:供应商集中在中国,产品替代较强
维生素H:全球的供应商集中在中国,产品替代较强
维生素H的作用:VH是一种重要的B族维生素,是糖、蛋白质和脂肪中间代谢的重要辅酶,在家禽的快速发育和提高产蛋率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多维制剂及饲料添加剂方面使用较广泛。但由于VH并非是动物生长所必不可少的维生素,有一定的替代性,因此整体需求量较小。
维生素H的需求与供应:100%VH的全球用量大约在110吨/年左右,产能合计约180 -200吨/年左右(一吨100%VH可以生产50吨2%VH粉)。供应商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内,由于节能限排的原因,浙江医药、新和成及浙江圣达的产能没有完全释放(住友已经停产)。目前能够供应的产能合计在100吨/年左右,约有10%的供应缺口,但从长期看,VH的还是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
产品的盈利预测情况
基于对公司的主要产品分析,我们得出以下主要判断:
维生素E:全球约有15%的供应短缺,价格走势将最坚挺。
维生素A:全球供应略有过剩,未来涨幅有限。
维生素H:全球主要供应商集中在中国,保持平衡格局。
盈利预测关键假设:
我们以未来价格仍可能上涨的VE作为关键假设。
50%VE粉:我们假设公司自二季度开始,VE报价上涨50%。国内报价自100元上涨为150元左右,出口报价自7美元上涨到10.5美元左右(目前DSM国内报价为180元/公斤左右,国外VE价格在14欧元左右)。
考虑到70%出口与30%的内销价格差及长单因素,我们计算得出2008年平均价格为90元/公斤,2009年平均价格在105元/公斤左右。得到EPS分别为2007年0.247元、2008年1.932元,2009年2.225元。
计算公式:VE的2008年平均价格=(100元*30% 7*7.2*70%)*1/4 (150元*30% 10.5*7.2*70%)*3/4
我们认为化学合成类原料药景气周期有望延长
我们将化学原料药分为化学合成类及发酵类两大类。发酵类药物的生产特点是先需要进行菌种筛选(难度在于菌种的筛选取得)、再进行微生物发酵,产能非常容易进行扩张。而化学合成类药物特点是生产工艺复杂(难度在于成熟的工艺掌握),需要的原辅材料繁多,而产量一般不太大,基本采用间歇生产方式。另外其原辅材料和中间体不少是易燃、易爆、有毒性的物品,更是限制了产能的快速扩张和提高了新进入者的壁垒。而近期化学合成类原料药价格的持续走强(VE、VA、VB5)及发酵类价格的回落(VB2、青霉素)也验证了我们的观点,即化学合成类原料药产能不易增加,景气周期有望延长。(注:其中对于发酵类VC价格相对坚挺,我们认为并不是因为VC的产能不容易扩张,而是因为经过多年的恶性竞争后,VC的主要生产企业都采取了限产保价的策略,不愿轻易打破目前产能上的平衡所致。)
结合我们对于维生素系列产品涨价原因的分析及化学合成类原料药景气周期有望延长的判断。我们认为化学合成类中的维生素产品(VE、VH、VA)的价格景气周期仍将保持较长的时间。总体判断如下:
维生素E:全球约有15%的供应短缺,价格走势将最坚挺。
维生素A:全球供应略有过剩,未来涨幅有限。
维生素H:全球主要供应商集中在中国,保持平衡格局。
我们关于公司的相关系列报告(供参考)
2007年6月12日,《化学制药行业投资快讯—近期维生素E价格开始上涨》:我们从经销商处获知,这是维生素E价格2007年的首次上涨,我们认为是以成本上升为契机,长期竞争形成的优势企业通过限产保价的形式开始了价格的上涨。
2007年7月2日,《化学制药行业三季度报告—大宗化学原料药“涨声”一片》:我们认为大宗化学原料药仍将保持景气周期。
2007年11月14日,《化学制药行业投资快讯—新排放标准将延长化学合成类原料药景气周期》:我们将化学原料药分为化学合成类及发酵类两类,认为化学合成类的景气周期较发酵类更长。
浙江医药(600216):均线多头涨势喜人 成本升高留意风险
来源:新浪财经 2008年02月25日 13:21
异动原因:
2008年2月22日公告,根据目前国内外VE市场最新情况以及公司经营情况,公司研究决定,从即日起,提高VE的对外报价,VE系列产品的报价与最近一次公告时(07年9月18日)的价格相比提高约120%左右。
投资亮点:
1、主营医药行业:公司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原料药和制剂生产基地,产品已达上百种,形成了以氟喹诺酮类、维生素类、抗生素类三大原料及制剂为特色产品生产体系,还拥有一流的通过GMP动态论证的化学制药、微生物制药和制剂生产设施,兼产天然药物、食品和饲料添加剂。
2、维生素概念:公司主导产品维生素E年产量已突破万吨大关,居全国首位、世界第三。公司下属新昌制药厂已被中国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列为国家生物素生产基地,目前国际市场占有率达60%,06年增产50%,维生素H(生物素)、吉他霉素产销量居全球第三。
3、青蒿素概念:公司是我国目前唯一生产本芴醇厂家,根据协议,公司从2005年9月-2006年8月31日将总共向诺华供应2589万美元苯芴醇,用于生产复方蒿甲醚制剂。其中150吨苯芴醇项目已正式投产,已大批量供货,净利润率30%以上。但因诺华公司市场开发原因,07年本芴醇订单尚未签订。
风险提示:
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医药行业的监管力度,整个行业仍将处于原辅料、水电价格上涨,环保投入增加,成本费用持续升高的状态,都给公司带来一定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