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龚东升与朱敏的初始合作
龚东升自2004年离开深圳中科智后独自创业,从活动轨迹来看基本上是在深圳、云南等南方地区,投资有深福保税区九策工业园、房地产、云南高速公路项目,在创投方面并没有大的作为;
朱敏是2005年从美国回国重新创业,两者的交集是在2007年成立的----“深圳硅银担保投资有限公司”。深圳硅银担保主要致力于开拓中国的商业担保服务、融资服务、VC 服务市场,积极为广大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信用服务,这正是龚东升与朱敏双方各自都擅长的方面。
至于双方是基于什么因缘而认识并开始合作虽然没有公开报道,但据我所掌握的资料来看,龚东升是浙江义乌人,与朱敏同属“浙商”。稍为了解浙江人做事风格就会明白,“老乡”这种文化在浙江人的事业合作中有多么的重要。因为有了这个信任的基础,再加上在深圳硅银上成功合作,才促成了他们俩现在越来越紧密地合作。
二、深圳九策何能入主工大首创
这就要看回到工大首创的大股东哈工大八达集团在2008年的改制。
哈工大八达集团因改制,2008年7月宣布将70%的股权股权转让给杰思投资,并收了对方的1000千万的定金。但这种转让引起工大首创原有股东的极大不满,认为转让并没有获得其他股东放弃股权优先认购权的承诺,是大股东的私下转让。所以,不断向相关监管部门反映情况给大股东施压,这个媒体有报道,大家可以自己去查。
对哈工大转让股权最大的阻 力,主要来自 包括工大首创第三大股东宁波联合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宁波帮股东。工大首创原名叫宁波中百,2000年重组,控制权给了哈工大。但宁波的商业资产一直还是留在上市公司,每年贡献着一定的利润,这几年工大首创的业绩不好,商业资产的盈利(2009年税前有2000多万)倒帮了工大一把,因此宁波帮的势力在工大还是很大的 。
股权转让事件一出后,来自宁波势力的董秘哈宁和两个独立董事先后辞职,一下将哈工大推到了舆论中心,才有了后来的股权公开挂牌转让,深圳九策才会有机会从杰思投资手里接掌工大首创的控制权。
说到这里,关键人物朱敏就出来了,原来朱敏是地道的宁波人。要没有朱敏在宁波的江湖地位,没有宁波帮的支持,居于南海一隅的龚东升是不可能无缘无故、更不可能如愿以偿地入主工大首创。
龚东升入主工大以后,马上投桃报李,让原来辞职的哈宁做了工大首创现在的副总经理兼董秘。
所以,回过头来看也就更明白了“浙商文化”在浙江人事业中的份量,也就明白了哈工大入主857近10年时间也没能将857做好,这种南北文化的差异也许是最大的原因。在857错综复杂的股权结构中,在目前股份还不多的情况下,由于有了这班浙江老乡的支持,接下的老龚做起事来会顺手很多。这点很关键!
三、未来深圳九策的发展规划基本上就在朱敏所主张的战略构想之内
深圳九策现在积极发展的天津九策高科技工业园里两项主要项目:电动汽车充电和超导滤波器,都能在朱敏的战略链条中找到它自己的位置。
朱敏曾经说过智能电网是比互联网更大的一张网,电网的技术升级会催生比思科、华为还要强大的公司。他投资了正泰薄膜太阳能太阳能来解决能量获取问题,投资ECO tality则解决能量储存和输出问题,而链接这一切的则是他最为擅长的互联网软件通讯技术。
薄膜太阳能太阳能、电动汽车充电和超导滤波器这三者,在朱敏所构想的智能电网产业链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试想一下,在未来新经济的最上游产业,朱敏都有自己的核心产品来支撑,那么立足于这张大网打造一个强大的“服务商”王国的理想就不会是一句空谈了,而龚东升和九策现在所做的事都在配合朱敏的这个战略。
做为龚东升、朱敏在资本市场上目前唯一一个载体的工大首创,要说在未来他们的布局中没有自己的位置,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