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我的经验和理解推断,可以观察到基于5种不同逻辑的行情:
1)基于公司价值变化而导致的行情;2)基于资金配置需求而演绎的行情;3)基于交易制度变革而制造的行情;4)基于市场技术修复而引发的行情;5)基于外界刺激因素而推动的行情。
以上5种因素都可以生成一波行情,但其推动力各有不同。
第1种因素是最本质的因素,其所导致的行情最坚挺,我们历史上发生过2次以这个因素为主导的行情,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这2次行情分别是96—97年的大牛市和06—07年的大牛市。
第2种因素也非常重要,因为股市无非是买卖关系,当买卖力量发生变化时,自然会导致股票价格的变化。中国股市早期因参与人群的逐渐扩大所产生的上升行情主要是基于这个因素,09年至今的行情更是充分展现了这个因素的魅力。
第3种因素常常是颠覆性的,对行情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历史上放开涨停板的“xiao帽子”行情、06—07年的股权分置改革行情,都以其爆发性和巨大的规模而为人称道。
第4种因素几乎作用于任何一波行情之中。所有的大行情都有技术上的重要支持,而有些行情仅仅因为有技术修复的需要而产生。如果行情仅仅因技术修复需要而产生,其它因素没有改观,则一般表现为反弹,反弹规模由需要修复的指标的周期长短而决定。如果月线有修复需要,则产生较大的行情,如果只是周线、日线需要修复,则行情不会很大。历史上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类似的案例。
第5种因素也比较常见,其中以政策性刺激所推动的行情最大,94年的3大救市政策和99年的519行情,都以其巨大的赚钱效应而令人怀念。除政策刺激外,还有外盘刺激、题材刺激、突发消息刺激等。2000—2001年以网络股为核心所推动的牛市主要是受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影响,93年因宝安收购延中个案的刺激产生过一波大的反弹,95年因关闭国债期货交易而产生过拔地而起的3天行情,等等。
以上5种因素常常重叠而共同发生作用。2006—2007的牛市,就是由第1、2、3、4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推动的,因此规模特别巨大,如此大牛市可遇而不可求,在未来的相当长时间内我们可能都无法再见。今年的行情主要由第2、4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其中第2种因素特别典型,第4种因素就目前而言只有周线级别。
第2种因素即由资金配置需求而演绎的行情,其特点是资金持续进场、筹码锁定和底部抬高,如果没有对冲因素即扩容削弱这个因素,是可以导致较大的上升行情的,但是,如果有扩容进行对冲,则需要视扩容的规模来讨论这个因素的影响力。另外,这个因素的主基调是被动的,如果没有积极因素的共同作用,其对行情的影响将表现为缓慢的推升,今年就是如此。
今年的资金配置需求非常巨大——资金无处可去,但是扩容速度也特别快,二相对冲得很厉害,因此第2种因素并没有导致今年市场产生整体的上升行情,但是,它还是使今年的市场表现为跌不动——3181—2319点下跌是因为有消息的刺激。另外,今年的行情在整体上缺乏积极因素,因此即使有反弹,也表现为缓慢上升,但是,在局部,比如新经济概念等,由于有题材这个积极因素的共同影响而表现为快速的波动。因此,今年的行情就是在整体上表现为有支撑,在局部上体现为行情。可惜,认识到这一点已经太晚了!